刘老汉麦收变迁记

2014-08-24来源 : 互联网

在东昌府区柳园街道马官屯村,记者见到了快70岁的刘庆民老汉,他今年收了三亩半麦子,共装了40个编制袋,粗略算了一下,应该在3000多斤,亩产在1000斤左右。看着金灿灿的麦子,幸福和喜悦溢于言表:“一亩地1000斤,麦子收入千把块*、加上秋季,一亩地能收入一千五六,加上补贴,现在的日子好过多了,干活也轻松多了,咱这年龄了还想啥去啊!”

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提起以往收麦的经历,喜怒哀乐写在了他沧桑的脸上:“*早的时候,收麦前要用镰刀割,架着车拉到麦场地,用小毛驴拉着石磙碾,后来用手扶、小四轮碾,一个麦季收完要一两个月,遇到下雨,时间会更长。”刘老汉印象*深刻的是有次麦收正赶上连阴雨,怕麦子发芽,把刚收获的小麦放在锅里来回炒,才保住了口粮。

到了九十年代,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这种现象得到了改善,不过劳动强度还非常大:“**步农民收麦可以用专用的收割机,把麦子割掉,然后拉到麦场里用脱粒机收打小麦,全家齐上阵,一打就是一夜,每个人都弄得跟煤窑工人差不多。”

令刘老汉想不到的是,年轻时大家讨论的“如果有大型机器开进麦地,直接把麦粒收下”的想法在这几年变成了现实。今年,他长势*好的三亩半的麦子,大型联合收割机半个小时就收割完毕,儿子用小货车直接就把麦子拉到了家里。“机械化真是好啊,手机一打,收割机就来了,你拿着布袋等着收麦就可以了,家里都有车,半个小时就收完了。社会发展的真快,老百姓现在是*喜欢了,干活轻松多了,心情也轻松多啦!”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