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情与债的边缘

2014-08-25来源 : 互联网

“人情消费,”正在日益变成一个令人焦灼的字眼。婚丧嫁娶、升迁乔迁、参军升学,甚至生病**,都可以成为“人情消费”的理由。中国人一向讲究“礼尚往来”,然而,正是这初衷本善的思想,却日益演变成为沉重的“人情债”,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大负担。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落幕的高考,以及种种可能的理由,无疑再次为“人情消费”提供了充足的、看似合理的借口。日前,记者就我市的“人情消费”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深度解析日渐令人忧虑的人情消费。

人情消费渐成生活负担

端午节前几天,去年刚大学毕业的郝先生接到了一个关系十分要好的大学同学的结婚通知,这让他感觉十分为难。因为同学的婚礼在银川举行,来回路费就要近千元;而且两人关系非常好,所以礼金也得在千元左右。但是,自己工资仅有2300多元,除去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几乎所剩无几。“‘死党’要结婚,怎么好意思不去?这话我说不出口。”郝先生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去。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城市市民还是农村群众,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是上班多年的老员工,无一不被人情消费所累。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熟人好办事”的观念存在于绝大多数人心中。因此,很多人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和**来“经营”人情关系,但人情消费带来的*大开支,也逐渐成为一种沉重的生活负担。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人每年在人情消费上花费1000元-6000元之间(64.4%),但超过6000元的也占到近两成(19.1%)。一半以上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沉重。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人际交往在礼仪社会中必不可少,适量的“人情消费”是维系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但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其实,理性来看,礼是情的媒介。重情轻礼,这才应是社会所倡导的。”

反对人情消费新风劲吹

**“八项规定”和市委、市**关于改进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之后,我市掀起了一股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新风,不仅公务接待、会议组织、机关作风为之一变、让人耳目一新,一些单位和地方已经开始自觉**人情消费这一陋习,倡导文明简朴社会新风。“幸好我们单位比较开明,考虑到大型婚宴太铺张浪费,也考虑到员工人数太多和员工的承受能力,单位明文规定,**提倡举办婚宴,这让我们省了不少心。”在聊城城区一家医院上班的市民杨女士表示,她将在今年7月份结婚,因为**举办大型婚宴,所以他们会用剩余的时间去旅行,丰富自己的新婚生活。

不仅在城市,反对人情消费的文明简朴新风也吹彻了我市广大农村地区。东昌府区侯营镇贾集村规定,今后所有村民的红白事均不得请乐队,不得大办宴席,这让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以前群众互相攀比,一家比着一家办,十菜九碟,一办三四天,有的甚至为此借债。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村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弘扬少花*、办实事、反浪费的风气,村里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多次商议,*终做出了上述规定。陋习消失了,群众获益了。有心的村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正常的年死亡人口6‰计算,本村有700多人口,每年村里可以节约8万元,20年下来,单丧事简办就节省了近150万元。而且,省去了操办红白喜事的麻烦,一举多得。据了解,莘县、冠县等地的农村也都**了类似规定。

要人情不要“人情消费”

“人情之本在于情,不能让‘人情’变成‘债’,更不能让人情消费冲淡了人情的题中之义。”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聊城大学副教授张华筠指出,人情消费作为人们日常交往过程中加深感情、促进沟通的重要手段本无可厚非,但现在人们在交往中过分依赖**,却十分吝惜自己感情的付出。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部分人利用“人情”索贿受贿,而普通老百姓也打起了自己的“人情算盘”,人情消费出现令人担忧的局面。

“人情消费的背后是人情的被**化、价格化、斤两化,这不能不说是人情的退化。”张华筠说,变异、过度的人情消费不仅扭曲了人际关系,还容易容易滋生腐败,助长奢侈浪费的社会不正之风。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要反对人情浪费,要树立理性、正确的“人情”观,认清“人情”的真正价值所在。为了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和改进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了“八项规定”,做出了表率。全社会也应该反思人情消费的流弊,让人情回归本真。因此,少些“消费”,多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人情;少些变味的送礼,多些情真意切的情谊,才是有正能量的人情。

现状。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