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日子**比**舒心啊!咱农村人都能过上这小康的生活,农民能更轻松地种地,村里有卫生室和学校,让村民看病不难,孩子上学方便!”东昌府区堂邑镇刘庄村村民刘长林高兴地说。
刘庄村位于东昌府区堂邑镇北部,交通便利,距离329省道1.8公里,堂八路穿村而过。村内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宽阔平坦,一栋栋二层楼房整齐排列着。正是中午时分,一群妇女有说有笑地走在路上。“俺在我们村的厂子里上班,一个月两千多块,赶上国家干部了!”村民刘俊玲的一句话逗得大家更乐了。在当地党委、**的积极牵线下,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一批乡镇企业,吸引了附近村庄200多名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村支书刘耀介绍说,上世纪70年代,刘庄曾是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如今村民家家住上200多平方米的别墅,实现水、电、气、暖全部进村,这一切都与刘庄村人的勤劳智慧和镇**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为帮助刘庄村无公害大蒜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镇**牵头下,刘庄村和周围村联合创办了“聊城市东昌府区诚信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生产资料和蒜种进行统一采购,与山东绿亚有机肥有限公司合作,订制了适合本地大蒜生长的专用肥,并从全国*大的大蒜基地引进“山东苍山大白蒜”,合作社也尝试开展了电子商务。“1989年刘庄上了蔬菜脱水厂;1990年上了面粉厂;1991年刘庄村全部种上了大蒜;1992年更是一口气上了玛钢厂和第二个恒温库;1993年上了塑胶密封条厂;1994年上了预制厂;1995年上了速冻食品厂;1996年上了种猪养殖厂……”说起村里的产业发展刘耀如数家珍。
富裕起来的刘庄村人在努力发展各种产业的同时从没有忘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他们**划着建成更高规格的一体化卫生室、努力为刘庄小学提供更好的办学条件等。56岁的村民范春山说:“农民的口袋是**比**鼓。以后孙子去小学上学接送也方便,我没事就去文化广场里转转,这日子越来越滋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