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城市发展与智慧交通”**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来自英国智能交通协会、美国纽约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智能交通企业的**学者共聚泉城,纵论智慧交通的**动态与发展趋势,并就交通拥堵、停车难、公共交通、道路规划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济南市智慧交通建设和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智能交通不是“**药”
来自英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席莎伦.金德莉(音)女士介绍了智能交通在英国城市交通中的发展与应用;美国纽约大学工学院的焦国安教授,和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的王晓明教授,则分别以旧金山、纽约以及北京为例,介绍了智慧交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来自清华大学的吴建平教授,还为大家演示了交通仿真技术在打造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会上,**们观看了我市周一、周五早晚高峰期的市区道路交通视频截图,并就实际问题,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吴建平讲到,智能交通在改善城市交通中的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药”。他指出要想解决拥堵问题必须从完善供给,调整需求,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三个方面入手,应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让道路资源得到均匀分布,提高道路体系效率,让人们有路可走。
吴建平认为,城市交通的改善是为了服务人和物,**更公平的运送方式,因此一定要发展好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要让人们方便、舒适的乘坐公共交通。
打造智能交通重在信息共享
在谈到智能交通系统的整体构架时,吴建平指出,智能交通的信息链中交通及相关信息采集,交通及相关信息的融合处理,信息的应用这三个部分是环环相连,彼此支撑的。他说,智能交通系统的搭建重在信息的共享和共用,应重视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发挥信息融合的综合效应。
据了解,目前我市智能交通管控平台初具规模,已陆续搭建起指挥调度、视频监控、信号控制、非现场执法录入、路况监控、GPS警车定位等八大应用系统,在交通违法**打击、事故预防闭环管理、交通诱导实时便民、信号控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