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开业本是大喜事,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某超市经营者王女士却高兴不起来。她怀疑新购进的一批白酒质量有问题,于是致电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市场***进行抽检,确定这批酒质量不合格,及时将40余箱酒进行了封存,避免了假酒流向市场。
不久前,王女士所经营的超市来了两名上门推销某知名品牌白酒的业务员。恰巧超市开业不久,需要进货,加上没有采购经验,王女士便留了两箱白酒,拆开摆在了柜台上。
一周后,经不住业务员劝说,王女士同意进货40箱,以每箱240元的价格付清了货款,共计10080元,业务员还赠送了2瓶白酒给王女士。后来,王女士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供货人员既没有出示证照,也没有开具供货清单。想到这里,王女士立即拨打了上门推销人员的电话,可他们的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了。意识到白酒质量有问题,王女士急忙拨打了12331投诉举报电话。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王女士投诉电话后,当即安排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执法人员一方面对王女士采购食品没有索证索票的行为书面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另一方面依法对该批次白酒进行抽样送检,并对所有同品牌库存白酒进行就地封存。
“不能让经营者再蒙受损失,也不能让消费者受到伤害。”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尽快将事情调查清楚,执法人员于当天将抽样送达东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检验。检验费用840元,由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支付。
经过检测,检验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检验结论为“该样品本次检验不合格”。这一结果证实了王女士的猜测是真的。按照检测结果和调查情况,执法人员建议王女士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市场***做好相关配合工作,同时对本辖区流通环节同品牌同批次白酒开展全面排查。
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上门推销人员往往打着试用的名义和经营商户套近乎,取得信任后实施犯罪行为。经营者应加强防范意识,从**渠道进货。遇到上门推销人员时,*先查看推销人员的相关有效证件并留下复印件,再让其开具货物清单,以免遭受意想不到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