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书写不凡人生

2014-09-22来源 : 互联网

李振华,这位当年从江苏南京来到沂蒙山区“支教”的人民教师,退休后仍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用一组组沉甸甸的数字印证了他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293万元“振华基金”:

撒向学生都是爱

1953年,17岁的李振华**大学校园,从南京来到沂蒙山区的沂源县,从小学教师干到中学校长。期间,他拿出四分之一的工资资助贫困生,而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

1997年退休时,李振华把仅有的15000元积蓄和5000元***特殊津贴,分成三份,分别捐献给他曾经工作过的三所学校,设立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在他的带动下,沂源县13个乡镇全部建起了“基金会”。全县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踊跃捐款,先后有5000多人向“基金会”奉献爱心。捐款者中,许多是他当年的学生,这些人现在有的是**干部,有的是企业家,更多的是教师。目前,“振华基金”已累计达293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7000多名,奖励教师、学生1800余人次。

为了使“振华基金”更充实,更强劲,他带头筹集,带头捐献。2001年2月,65岁的李振华,应聘到淄博万杰朝阳学校任初中部校长。学校支付他的5.5万元年薪,他全部用来资助了23名贫困生。截至目前,李振华累计捐款91.2万元,资助贫困生2000余人。

260名后进生转变:

炽热情怀助自信

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李振华用爱心拯救每一个失去信心的学生,启发引导数不清的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那是1982年,李振华调任人称“渣滓学校”的城关二中任校长。招收的两个班108名学生,人称“一百单八将”,平均入学成绩28.5分,26人的数学考了“0”分。他用爱心接纳他们,用信任鼓励他们,毕业时,他们的升学率竟然达到了96%!《****》在刊登李振华转变“后进生”的**时,配发了“校长是关键”的评论文章。

李振华退休后,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先后与省内外260多名后进青少年保持经常联系。在他的耐心开导和关爱下,他们重新找回自信,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入了党,有的走上了**岗位,还有的成为各类技术骨干。李振华一刻也不放松对网吧的监督检查,他经常奔波在县城各个网吧,对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耐心说服教育,提醒经营业主牢记社会责任,守法经营。对因迷恋网吧而辍学的学生,他买好文具、书本、**课外读物和小食品等,送到学生面前,劝导他们立志成才返校专心读书。在他的劝导下,已有12名学生树立自信重返校园。

李振华还在报刊上刊发了《“转后”与“培优”同样重要》、《认真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文章,在全省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上作《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发言,利用多种途径和机会,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900余场励志报告:

再续关爱不了情

李振华担任着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聊城职业学院等31个单位的**辅导员、顾问和名誉校长等职,先后在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义务作理想、信念、孝道、事迹报告2900余场,听众达**人次。他还面对面与青年学生交流上千次。78岁的他,从不**每一位邀请者,“能让我去讲,是对我的信任和尊重,我不能让人家失望。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地作报告,我从不感到累。如果我的报告能对人们有所帮助,那是我一生*值得高兴的事。”李振华如是说。

李振华特别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定期检查校车,叮嘱驾驶员尽职尽责;经常到学校食堂了解食品安全,嘱咐工作人员**饭菜卫生和质量;经常趁放学时护送学生过马路,督促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担任法制教育进课堂顾问委员,认真评析政法干警的法制课。

2012年6月29日,由李振华倡导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在沂源县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家、志愿者与1000多名在校生及家长一起,开展了以思想道德教育、感恩教育为主体的体验活动。志愿者现场捐款100万元,企业家还与156名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