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市中区73岁的张慧是个热心肠的老人,她积极参加慈善活动。自2004年老伴去世后,她遵照老伴的遗愿献爱心以来,先后为社会捐款达1.6万多元,令人敬佩。
张慧身材瘦小、面容清瘦,脸上的皱纹烙印着岁月的沧桑,她对社会和他人的无私奉献已成为一种习惯。据了解,自2004年以来,张慧的捐款行为从未中断过。抗洪救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只要口袋里有*,只要国家需要,张慧的捐款就在继续。
记者在张慧家采访时看到,陈旧的房间很整洁,墙角放了很多书,这些书多数已经泛黄,房间里的家具也都是陈旧的。“个人的*够用就行了,多少是个多啊。”这是老人说得*多的一句话。目前,老人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儿女忙于上班,为照顾老人家里请了保姆,老人心态很好,爽朗地她说,“我很知足,现在没有心思了,每**都很感恩现在的生活,儿女孝顺,我身体还可以,就是*大的福份了。”她的邻居说:“要说张老师呀,用在自己身上的*算计到家了。可她帮助别人,奉献社会,却从不吝啬。”
2004年,老伴的去世给张慧老人一个沉重的打击,她很长时间都未从悲痛中走出来,后来在儿子的鼓励带动下,经常给她讲些助人为乐的事,老人才慢慢缓过来。老伴生前爱助人为乐,遵照老伴的遗愿张慧将老伴助人为乐的心愿继续坚持做下去,她说:“老伴是个热心肠,谁有困难他都会帮一把,受他感染,我也要把这种爱心传递下去。”已年过七旬的张慧说,只要还能继续为社会做些事情,心里就充满了欢乐。重体力的活干不了,只希望能做一名力所能及的慈善者。
老人的捐赠和慈善来自一颗感恩之心,她常说:“旧社会时我很早就参加了工作,做过童工,后来我从泰安只身来到枣庄,身无分文,是国家给了我工作的机会,让我遇上老伴在这儿生活了一辈子……所以,我应该在有生之年,回报国家,多为社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