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80岁老人为油田奉献一生

2014-11-24来源 : 互联网

从1959年在玉门做采油工人,到1983年回到家乡山东做石油后勤;从二十几岁的青春岁月,到如今头发花白的耄耋之年;从无事一身轻的退休职工到油田党员服务社的志愿者,今年80岁的王吉,为石油付出了一辈子,为油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支援玉门油田建设

王吉,出生于临沂一户农家。家境贫寒的他,念完初二后便辍学回了家

1957年12月,新****个油田、**个石化基地——玉门油田诞生。面对急需石油人才的形势,1959年,尚在临沂的王吉与一帮战友们一起,响应党的号召,来到玉门油田支援建设。“转了七八趟车,一个星期才晃到玉门。收拾完东西,直接就去见队长、干活,但却没有一个人喊累。”

王吉告诉记者,当年玉门油田产油140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1%。这数据里面,满满的都是自己与战友们的心血与汗水。上钻、换钻头、起钻,站在零下30℃的泥浆中紧握钻杆,裤腿都冻住了,他们仍在坚持。工作服三年换一套,外面的布料是新的,内里的棉花却是用碱洗后,再用弹棉花机弹好的旧料所制。长期劳苦作业,工人们的手套仅戴上一星期,保护五指的部分便磨掉了,可王吉他们却坚持等手套缩短成了护腕才肯换。

“常年以粗高梁粥为主食,吃的*好的菜就是地里挖的马齿菜。水煮后加一勺酱油一勺盐,战友们都能吃得津津有味。由于营养缺乏,不少战友都出现了浮肿的症状,但他们却从不抱怨。”说起那时生活的苦,王吉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王吉回忆说,当时,很多战友受不了苦,选择从油田“逃”走。而他,却始终与少数战友坚持着。“只要能吃饱,叫我二十四小时连轴干都行。我就想着,一定为国家把事情干好,**玉门油田的产量。”

“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一线工人健康”

1966年,王吉苦尽甘来,他被调到长庆油田做生活科的科员。当年,全国油田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兴农场,自己种、自己吃,多余的分给油田职工,并鼓励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利用一年(总共七天)的节假日下地劳动,推动生产力。

不光节假日,平常闲暇时,王吉也会主动到农场劳动。他说,劳动不是为每天一斤的粮票,而是为提高地里的收成,让前线的钻井工人**过自己曾过过的苦日子。“那些苦我们吃就够了,一定要**没有工人因生活太苦,坚持不下去而离开石油线。只有**他们的健康,才能**油田的生产。”

1983年,饱受思乡之苦的王吉终于调回山东,来到了胜利油田。初到油田,王吉感觉东营就是一个“刚修了路的乡镇”。道路两旁光秃秃的,连树木都很少见,仅有的几间房屋也超不过三层。“路上车很少,公交车几乎没有。只有来往在西四路的几辆大车,感觉有点荒凉。”

回到山东后,王吉被分配到九分厂钻井农业公司干后勤,主要负责住房、基建、节能等工作。虽然岗位调整很不习惯,没接触过住房工作也让他颇感疲累,但考虑到国家需要、家乡需要,王吉毅然将岗位扛上身。也许是从小吃尽苦头不觉苦,也许是怀揣为祖国献石油的热情,也许是对组织将自己调回山东的感恩,王吉对工作一直兢兢业业,竟也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各项工程数据过目不忘,工程偷懒逃不过他的法眼,工程制图更是信手拈来。上级规划和描述一出,他便能**率画出满意图纸。就这样,王吉为石油默默奉献着。

“只要油田需要,我愿继续奉献”

1993年,胜利油田党委号召老职工提前退休,王吉**个向上级递交了退休申请。他的申请里只有一句话:响应党的号召。

内退后,不愿闲下来的王吉,主动请缨成为黄河钻井总公司老年九站第五支部委员,**负责公司家属小区的党员活动。“主要是下通知、学习文件、过年过节看望生病党员、按时收党费等,**在我能力范围之内。”

2008年,王吉加入了景苑东区党员服务社,成为非在职党员志愿者。社区组织活动,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没有特殊情况都少不了王吉的身影。王吉为油田、为居民默默奉献着,他的付出居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也多次获得黄河钻井总公司颁发的先进非在职党员称号。

“我一直为自己是老油田感到光荣,也为自己为国家石油事业奉献一生而自豪。”王吉告诉记者,时间过得太快了,感觉还没干够自己就老了。回想与战友结伴为石油奋战的日子,回望那些与石油共舞、与油田共成长的岁月,看到玉门油田与胜利油田今日的辉煌,王吉倍感欣慰。“虽然我老了,但只要油田需要我,我愿意继续奉献。为石油奉献一生,我无悔。”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