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中毕业后,不满20岁的王禄禄进入工厂,成为了一名普通工人。为了创业,2013年他毅然辞职离开工厂,继而靠着“泥巴”摸索前行,用陶艺成就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高中毕业后进入魏桥工作,并通过努力成为了一个50余人团队的轮班班长
有的人善于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有的人则更喜欢从实践中摸索前行。高中临近毕业,对于课堂并没有太大兴趣的王禄禄成绩平平,此时他也开始考虑自己下一步的路该如何选择。“当时确实感觉上课太枯燥,怎么都坐不住。”怀着这样的感触,自觉并不适合学校的王禄禄选择了放弃学业,而家人也理解并支持了他的选择。
高中毕业后,他来到了魏桥创业集团,成为了一名普通纺织工人。刚进入工厂,对比高考前紧张的学习和严格的管理,他觉得自由了很多。但每天重复的动作、机械的操作也让他非常不适应。“既然是自己选的路,就要走下去,更要走好!”用这句话鼓舞着自己,王禄禄开始把心稳了下来。除了每天的工作,他不放过每一个车间安排的学习机会,并在私底下主动向老师傅们学习经验,寻找相关资料丰富自己。“在学校里看不下书去,在这里还是要逼着自己读书、学习,想想读书其实也没那么难了。”王禄禄笑道。
一次竞选的机会,王禄禄满怀信心地报上了名,并顺利通过选举、笔试、面试的环节,成为了一个50余人团队的轮班班长。“当了轮班班长,在技术工作上是轻松了一些,但是又要开始学习管理和完成厂里下达的指标,压力和责任都得扛着,其实要更累一些。”为了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他又开始了不断“充电”的过程,而坚持不懈地学习也让其思想和性格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
剑走偏锋的宣传策略让他的陶艺工作室逐渐红*起来
2013年11月,王禄禄的陶艺工作室终于在大润发开业。万事开头难,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尽管工作室开在了人流密集区,但还是看的人多,上手的人少。“前4个月纯赔”的境况让王禄禄开始坐不住了,之后他便开始对顾客**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滨州市民对这个新兴的陶瓷制作项目缺少了解是主要原因”。
那如何让人们了解“陶艺”呢,宣传是关键,只有让人们了解了自己制作陶瓷的乐趣,大家才会去接触。而在没有足够资金做宣传的情况下,王禄禄剑走偏锋,主动带着自己的陶瓷制作工具及原料,参与到一些店面、单位的演出活动中做暖场表演和互动,这样不仅起到了宣传的效果,还开始有了收入。
而随着工作室名气的提升,来店里制作陶瓷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原来每天有一两个顾客就不错了,现在每天有10到20位,周末能到50位。”王禄禄开心地说。
为了创业,他果断辞职和朋友合伙开起了陶艺馆
2013年,王禄禄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车间里的工作,自信慢慢滋长的同时,他却陷入了迷茫。他告诉记者:“当时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做一些重复的工作,很无聊,所以就想换一种‘活法’,想自己去创业!”没有思前想后,也没有过多顾虑,他提交了辞职报告。
王禄禄的突然辞职,让家人很不理解,“这么好的工作别人都*破头,你说辞就辞了。没收入拿什么过日子,怎么找媳妇?”面对家人的斥责,他只能选择沉默。尽管没有思考过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但是他却对未来满怀信心。“当时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怕,只要用心,没什么做不成的。”想起当时的情形,现在的王禄禄依然轻松淡然。
辞职后,王禄禄四处寻觅着“开头”的机会,但家人**的户外用品、运动类自行车等行业都没有让他产生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禄禄经朋友介绍了解了“陶瓷”行业,此时的他突然有了灵感:“制作好的瓷器可能成本很大,但是如果把这个制作过程简约化、时尚化,让人们亲手来做,亲手来烧,体会制瓷烧瓷的过程,这个成本并不大,而且十分可行。”找到突破点的他特别兴奋,立刻开始在网上搜集相关信息,并前往淄博、江西景德镇等地考察。在觉得可行后,他立刻决定把店面开起来。
“这是个新行业,我感觉前景会很不错。*先,制作陶瓷属于物质文化遗产,肯定会有家长希望让孩子来认识和接触;此外,制作陶瓷的过程也可以很浪漫,能吸引到不少情侣。街边的泥雕上色都能吸引不少顾客,因此我坚信这个更‘专业’的陶艺馆肯定能成功!”王禄禄说,尽管自己满怀信心,但启动资金却成了他的大难题。虽然是与朋友合伙开店,但是他手头存下的*并不够用。在耐心地沟通后,起初并不赞同他开陶艺馆的家人还是给予了支持,面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王禄禄下定决心“必须成功”!
陶瓷工作室小有成色后,他又开分店、做培训,并开始规划网店运营
王禄禄告诉记者,有了顾客就有了收入,这让他不用再担心房租问题,更有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之后,他开始琢磨着怎样将陶瓷工作室做得更好,于是加盟、培训又成为了他的**工作。“做好了培训,在*取培训费的同时,也能让‘陶艺’文化有机会扩散出去,同时为‘加盟店’店主的挑选做了铺垫。这样不仅*到了*,也传播了传统文化,一举两得。”王禄禄说。
2014年2月份,王禄禄在滨城区市西街道办事处的支持和帮助下,在该街道彩虹湖社区成立了自己的陶艺工作室分店。在这家店里,有十几台电动拉坯机,电窑炉和修配工具也一应俱全,店里的桌子、架子上更是摆满了各式各样已经烧好的陶瓷作品。
据王禄禄介绍,这些摆在店里的成品有很多是来做陶器的孩子们留下的,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塑造泥胚的形状,在烧制完成后再自己上色,*终让作品成型。而在陶瓷制作过程中,王禄禄也会和员工一起,将一些关于瓷器的历史及制作技巧教给孩子们,让他们深入了解“陶瓷”文化。
“起点低,不一定终点低!”王禄禄说,仅2014年暑假期间,他的工作室就有8万多元的收入。2015年,除了扩大培训、加盟店业务外,他还想把网店做起来,销售有关陶艺的原料、设备、技术和部分成品,预计能实现每年30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