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为什么你不能富起来

2016-03-22来源 : 互联网

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困惑,就是:为什么别人能在经济上那么富足,而自己只能平凡到不值得一体,寻常百姓*大的困惑莫过于此,近日有幸同省内富甲一方的**老朱促膝长谈,深受启发。

朱说,20年前他只是一个农民,祖祖辈辈都是老实人,在当地很难找到工作,于是怀揣200元现金从邻省跑到江苏来谋生;时过境迁,现在的老朱已经成了几家上市公司的控股人,横跨零售、房地产、旅游和食品等多个行业,市值身价近百亿。

老百姓图安逸,**图挑战--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很明显的。老朱承认,如果当初也向祖辈一样认命的话,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而在今天,舒适性和稳定性仍是众多年轻人选择职业的**要素。

同样研究理财的老朱说,一般老百姓都会挑选**基金,觉得年回报有3%至5%就已经满足了;**往往爱买一定比例的股票型基金,宁可冒一定的风险,也要*多一点。

老百姓存在很多人云亦云的道理,有些是迷信,有些是父母的讹传,绝大多数属于误导。比如,老百姓很计较物业管理费,觉得越少越好。越少物业管理费的住宅小区,由于缺乏人员打理,常常住了5年就已是破破烂烂--为了省一点物业管理费,房子未来的升值空间全被破坏掉。

还有一种不良思维是买保险比较回报率,回报高才买。其实购买保险是替家庭买下一个**网,保单*关键的内涵是足够的**,理赔信誉好,代理人服务到位。其实,保险并不是投资。

公司准备**西部市场,要派干部去兰州、成都等地干上三四年,未来的**会毫不犹豫,甚至毛遂自荐。一般的人却不愿意离开南京的总公司,考虑良久,迟迟不愿意行动。

一种是狼性性格,另一种是羊群性格。以*近*爆的在银行购买基金为例,狼群性格的人在股票型基金净值达到1.30元时已经购进;羊群性格的人*终等到2.30元时才会购进。狼已经*钱,而羊买进时的价位已经比较高,很可能*后导致亏损.

普通老百姓在每天的消费中,都会习惯性地花半小时去砍砍价,省一点小钱。但他们银行账户里说不定就存着30万元现金--只是趴在银行,收取微薄的利息。小钱精明,大钱糊涂--是老百姓理财现状的真实写照。

如果你手头有30万元的存款,是买车买房?还是将之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很多人往往在此有了区分,如果仅仅要求年回报率达到10%,一年产出的利润就是3万元。目前国内环境下,达到每年10%的回报率并非难事--至少应该比天天砍价要省劲儿得多。

标签: 回报率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