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猕猴桃大量上市的时候,峡山区王家庄街道赵戈村50余亩猕猴桃,往年都是贩运到潍坊城区、青岛、烟台等地,今年村民不舍得低价批给贩子,自己坐在路边出售,市民要想吃到潍坊本地产的猕猴桃,只能到地头买。目前,我市猕猴桃的发展面临“各自为政”的问题,难成规模,**表示,*重要的是打造品牌效应。
产量
去年果树受了寒 今年减产了六成
对很多市民来说,猕猴桃很好吃,可到底是怎样结出来的,绝大部分人都没见过。9月26日,记者在峡山区王家庄街道赵戈村猕猴桃种植基地看到,有机猕猴桃树郁郁葱葱,果实挂满枝头,一棵树上有百余个果子。
“挑大的、熟的,这是摘过好几遍了的,*后能挂到霜降。”种植户郑来欣边摘猕猴桃边告诉记者,因为架子有点低,她不得不半弯着腰,一手摘果一手扶膝支撑身体,“当初搭架子时站着正好,没考虑结果后果实下坠,只能弯着腰摘果,换架子太费事了,所以就这样将就着。”
说起今年的猕猴桃产量,郑来欣一脸无奈。“今年的高产期已经过去,至今收入还不到一万元,以前*不济也能收入两三万元。”郑来欣说,原来亩产能达到5000斤的猕猴桃,今年只产了2000斤,一亩地一下子减产6成,这对以猕猴桃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民来说无疑是很大打击。
郑来欣说,霉运是从去年初开始的。2013年初春,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让她家4亩猕猴桃全都受了冻,不耐寒的小枝几乎都被冻死,这一年的猕猴桃几乎绝产。受此影响,今年的猕猴桃收成也大减,不仅产量降低,而且很多果实都长不起个,个头小的也只好贱卖。
销售
果农不愁卖不出 大都在路边摆摊
在下小路峡山区段,赵戈村70岁的张爱贞坐在路边卖猕猴桃,每斤4元至4.5元。记者注意到,这些猕猴桃个头要比市场上的小。下小路上过往的车辆较多,不时有司机停下来询问价格。路过的两位女士询问了一下今年的怎么个头小后,便就动手挑起来,每人买了10斤。其中一位赵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这卖的小点,可比市场上每斤便宜0.5元,而且在这买过多次了,猕猴桃好储存,可以买回去慢慢吃。
据了解,张爱贞和老伴种了1亩多猕猴桃,因为产量不大,而且边熟边摘,就算摘下来,**卖不了也不受影响,批发给贩子1斤才3元左右,自己在路边卖,价*能高上近一半,所以他们都自己卖。“通过商贩能运到潍坊城区、青岛、烟台等地出售,我们根本不愁卖,储存好的话,能卖到霜降。”张爱贞告诉记者,现在农活也不多了,在路边**能卖二三百元,就是耗点时间,但比批给贩子合算。“不全是小的,大约80%的大个卖完了,所以剩下小个的多些。”
记者数了一下,路边有十余个摊位在卖猕猴桃,都是赵戈村的。据了解,该村共50余亩猕猴桃,是成片连在一起的,附近几个村子也有零散种植的,都不成规模。
种植分散产量低 要加强品牌效应
据了解,峡山作为水源保护地,具备适宜猕猴桃生长的气候,是全省*佳的猕猴桃种植区域之一。赵戈村是我市猕猴桃的核心产区,种出的有机猕猴桃具有果肉细嫩、香气浓郁、口感香甜清爽、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猕猴桃的生产却面临种植分散、产量较低的瓶颈,“各自为政”的生产现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以赵戈村为例,猕猴桃的种植面积达50多亩,但是并没有统一的大批量销售途径,更没有形成品牌。
为此,记者采访了潍坊市农业局果树站的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我市的猕猴桃目前种植数量少且产量低,并未形成规模,这样难以吸引客户。
“如果加强管理和指导,产量应该会提高很多。”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我市目前主要发展苹果、梨、葡萄等大路水果,猕猴桃生产有形成规模化的潜力,经济前景较好,但是如果要大力**和发展,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关键还是看效益。“*主要的是要注重品牌效应,要做到规范化、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通过**支持,注册绿色食品,同时通过媒体宣传、展销等形式,打造自己本土的特色品牌。”
果农
已经种植了18年 看好猕猴桃市场
今年68岁的李新成是赵戈村种植猕猴桃的**人,经过18年的摸索,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猕猴桃**,不仅在种植方面总结了不少经验,还做起了猕猴桃育苗。不少人慕名而来,在这个圈里小有名气,他也因此结交了不少朋友。
为了防范猕猴桃的冻害,李新成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冬季和春季,李新成*关注的就是天气预报,一旦有寒潮、霜冻或者大雪,他都会提前在猕猴桃园里点上柴烟或者浇上水,这样就能避免小枝受害。
李新成做生意也有自己的一套,每天早上6时到晚上6时,摆摊卖猕猴桃成了他的一大乐趣。他从不吆喝,有人问就答,价格合适就卖。还有一条,没有礼貌的人坚决不卖,他说好的猕猴桃自然有人要。
由于土地有限,一些农户小面积的种植经济效益不高,所以有的农户转行种起了生姜。但是李新成说,种了18年的猕猴桃,他已经产生了感情,并看好这个市场,价格比较平稳,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而且自己年龄大了,种猕猴桃也不累,刚好合适,所以会坚持种下去,“对猕猴桃一见钟情而且情有*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