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筷也能挑起大事业

2014-05-09来源 : 互联网

一九九八年底,长春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为数月前发至长春的一批竹筷货款,余红梅在货主简陋的家里一等就是二十余天。眼看着数年的经商积累和从朋友处筹借的资金可能会在这笔买卖中丧失,一向坚强的她不禁暗自伤心落泪。伤心过后,余红梅苦思冥想寻找一线希望,*后联系上了北京一个老客户,竹筷辗转又运抵北京,在他的帮助下竹筷很快转买出去,拿到了那笔迟来的货款。提起这一幕,余红梅笑着说那是她创业以来**次因挫折而哭,但也让她懂得了“诚信是金,轻信伤人”的经商法则,同时她庆幸自己有着与生俱来的“乐观基因”,*终没有被困难击倒。

十年后的今天,当人们目睹坐落在奉新县工业园这家拥有十六个厂、上千名员工的江西飞宇竹业集团时,透过这家现代化企业飞速发展的背后,或许能触摸到公司创始人余红梅坚韧的性格和不服输的创业精神脉络。

苦寒童年磨砺吃苦耐劳个性

余红梅出生于奉新县一个偏远的农村,年幼的红梅是兄弟姐妹中的老大,经常要做许多家务和农活。余红梅从小就有别于其他女孩,空闲的时候不爱扎堆聊天,也不爱玩女孩子爱玩的游戏,而是像男孩一样去塘圳里抓泥鳅,到河滩捡捞鹅卵石卖*,还把家里自产的蔬菜和鸡蛋拿到墟上卖。每次用汗水换来的*都会让小红梅感到无比愉悦。

先天的聪慧加上后天的勤奋让余红梅成了学校的佼佼者,然而贫困让她没能把学业继续下去。看着入不敷出的家境和弟妹们不菲的学费开销,小红梅毅然辍学帮助父母维持生计。通过观察比较,余红梅发现农村集市上日用小百货卖得好,于是她很快找到了一个**的途径——卖小百货。她只身乘车到南昌万寿宫淘一些毛巾和袜子以批发价买下,回到乡下后只以每样高于进价一两毛的价格卖出去,尽管差价不大,但余红梅每天能挣二三十元。那时的她,年仅十三岁。

“不服输、不怕输”精神让创业一步一重天

一九***,余红梅与丈夫魏绪春在奉新县城车站旁租了个小木棚,开了家杂货店。孰料头一个月生意惨淡,月末一结算,亏了一笔当时令余红梅觉得不小的金额。当亲友都为这对夫妇担忧时,余红梅冷静地对父亲说:“做生意亏是很正常的,不用担心,我们能挺过去的。”接下来,夫妻俩依旧坚持着这有些疲惫又掺杂着些烦躁的日子。余红梅时常为丈夫也为自己鼓气:我们已经起步创业了,不指望成功就在眼前,但要相信每输一次离目标就会更近一步!

这小店一开就是十年,十年的小生意造就了余红梅的眼力和实力。这期间,余红梅与丈夫魏绪春办过机砖厂、开过歌厅,且一直兼做竹筷生意。一九九七年余红梅见市场上的竹制品供不应求,想将生意转型专做竹制品,魏绪春也很赞成。不久后,他们的竹地板厂启动了。经过十一年的风雨兼程,商海沉浮,当初资金不足10万,员工不过二十人的小厂已经成为一*****四通八达,产品享誉中外的企业。回忆起经商的历程,余红梅说道:“创业过程中只要不服输,不怕输,抱着积极的心态对待前面的困难,成功或许就在不经意间。”爱“小家”更爱“大家”

余红梅深知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家庭责任,尽管工作异常繁忙,她都会抽空做点家务,弄桌饭菜,她说:“丈夫儿女是我的‘小家’,企业和社会是我的‘大家’。”余红梅坦言:“经商的**个十年我是为自己,为小家,第二个十年我是为员工,为企业的形象,第三个十年就是为社会。”在她看来,倾情回报社会也是生命中的一大快乐。夫妻俩每年春节都要带着儿女到奉新县几家敬老院向孤寡老人拜年,亲手给老人送上一个红包和一份节日礼物;捐款为家乡修路、修整学校;全额资助贫困生读大学和资助贫困生完成义务教育。二○○八年春节前夕,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袭击南方大部分地区,奉新县及其**********雪压倒断裂,为减少林农损失,余红梅夫妻俩放弃春节休息,分别带领员工冒雪进山收购断裂毛竹,许多林农激动不已地说:“这真是冰雪无情人有情呀!”

“我不可以左右天气,但我可以改变心情;我不可以左右容貌,但我可以展现笑容;我不可以每战必胜,但我可以尽心尽力;我不可以决定生命的长远,但我可以决定生命的深度!”这是余红梅在自己创业经历中所领悟的人生哲理,对于记者来说,此时此刻与余红梅面对面地交谈,不仅仅是在采访,更是一种学习。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