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枣:浓甜微酸质脆皮薄的果中珍品

2014-07-13来源 : 互联网

冬枣给沾化带来丰厚收益

鲁北地区五十年一遇的洪水让沾化冬枣的产量面临严峻考验。但沾化县冬枣产业办公室副主任郭庆宏却异常轻松,“数量上的减产并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损失,相反倒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郭庆宏的自信是有道理的。据媒体报道,近日济南市场上的本季冬枣价格已经到了每斤四五十元。“那些并不是正宗沾化冬枣。”昨天,说这些的时候,沾化人满脸不屑,在他们看来,冬枣上市后价格肯定比这还要高。“这就是特产的魅力。”山东经济学院的一位经济学教授分析说,在冬枣这个细分市场上,沾化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垄断”的地位,进而拥有了定价权,那就可以安享定价权带来的红利:旱涝保收。记者 陈学超

农民老于开奥迪时

县**才坐桑塔纳

沾化县下洼镇于家村的于洪长*初就是个农民。

“没什么比别人强,要是强的话就在于他高中毕业,脑子好使。”沾化县冬枣产业办公室副主任郭庆宏*初参加工作时就在下洼镇,对于洪长知根知底。

如今,在于家村却很难找到农民于洪长了。“经常出差不在家。”郭庆宏说,“*近好像又去新疆了,在那里包了很多地,搞枣树种植。身价几千万肯定是有的,于洪长开上奥迪A6的时候,我们县**才刚刚用上桑塔纳2000。”

“脑子好使”让于洪长从农民于洪长变成了大**于洪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于洪长家的五亩地被县科委选作试验田种植食用菌,但这次尝试并没让县科委和于洪长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1990年初,他们打算改弦易张,种植冬枣树——1984年沾化县进行枣树资源普查时,发现了散栽在农户院里的56株冬枣树。从那时开始,沾化决定对冬枣苗木繁育进行**攻关,于洪长的改弦易张正是由此而来。

作为沾化县*早大规模种植冬枣树的枣农,没用很长时间于洪长便尝到了甜头。1994年,他的五亩冬枣树正式进入坐果期。亩产4000斤、每斤20元的价格,让于洪长掘到了他人生中的**桶金。

好运并未就此终止。“脑子好使”的于洪长很快发现了另外一个商机:出售冬枣苗。“当时冬枣苗成本其实也就一块*,**的时候于洪长竟然卖到了12块*一棵。他每年收入三**左右应该是没问题的。”郭庆宏说,“老于自己都承认,‘这些年确实挣了点*’。如今他还成立了冬枣研究所,主要从事果品和枣苗两方面的经营,每块每年都能带来一两**收入。”

山东沾化冬枣是一种晚熟鲜食果品,9月下旬成熟(9月下旬以前成熟的均不是真正的沾化冬枣)。果皮赭红光亮、香甜酥脆,营养丰富、品质**,可食率达93.8% 。经科学分析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总含量为0.985mg/100 mg ,含蛋白质1.65%,膳食纤维2.3%,总糖17.3%,总黄酮0.26%,烟酸0.87mg/100mg, 胡萝卜素1.1 mg/Kg,维生素B10.1mg/Kg,维生素B2 2.2mg/Kg,维生素C的含量达1079.1mg/Kg,有“活维生素丸”之称。另外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E,钾、钠、铁、铜等微量元素,有营养价值为百果**的美誉。

“一般户”的存款也有五六十万

“人均耕地一亩多,人均年收入不到两千块*。”直到1998年,作为全省*后一个整体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沾化当时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628元。

被历史选中成为幸运儿,于洪长注定将被沾化县史所记录。正是从他开始,沾化县翻开了新的一页。“作为试点的于洪长,亩产值达到8万的时候,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的农民每亩纯收入才五六百块*。之间巨大的落差让县里下定种植结构调整的决心——大力普及冬枣种植。”郭庆宏介绍说,从1994年开始沾化县开始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广冬枣种植。

1996年冬天,于洪长家又爆出了一件大新闻——他家的冬枣卖到了260块*一斤,沾化冬枣成为货真价实的“天价水果”。在于洪长效应的带动和政府的推动下,沾化的冬枣种植规模不断增加。 “2000年前后,枣农的年人均收入达到了一万多,这可是纯收入!”郭庆宏说。

后来,郭庆宏和冬枣办曾专门到冬枣种植面积*大的下洼镇去调研,“在下洼镇东平村,我们专门找了一家‘一般户’,在村里也就中等收入水平。我们当时问他的年收入,他还不太好意思说。”禁不住郭庆宏的反复追问,农民终于开口了:“我们家条件实在一般,有点*都存银行里了,也就五六十万。比起人家好户差多了。”

如今,冬枣重镇下洼镇已经成为沾化县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住进了自建的小洋楼,交通工具差点的也是个面包车,好轿车多的是。”

沾化冬枣面临山寨之困

山寨横行的年代里,沾化冬枣亦难幸免。几年前开始,不管是不是产自沾化县,也不论质量达不达标,北到黑龙江南至深圳,凡是冬枣都打出了“沾化冬枣”的牌子。“

8月23日的一个电话,让郭庆宏坐立不安。“哈尔滨的一个朋友给我打来电话,一上来就是一通抱怨。对方说,你们沾化的冬枣怎么这么难吃?!”郭庆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的枣还得一个月才开始采摘啊,现在枣都在树上呢,你在哪儿吃到的我们的枣?”

朋友告知,是从当地的农贸市场买到的。“我的脑子轰得一下,他们又来了。”郭庆宏口中的“他们”,是指陕西的山寨沾化冬枣。2001年,陕西省渭南市的两个县区从沾化引进了冬枣种植,麻烦制造者由此诞生。“2007年秋,渭南遭遇了一场大雨,尽管枣子还未成熟,但是他们还是提前一个半月采摘,不然,枣就得都烂到树上了。”没想到,渭南的“采青”传统由此保留了下来,“他们有6万亩的种植面积,总产量在两亿斤左右。这些尚未成熟且品质不高的枣打着沾化冬枣的旗号,提前登陆各大市场,给我们的销量和品牌造成很大影响。”

郭庆宏介绍说,沾化县每年都会派出多路人马分赴全国各地,“一方面做冬枣推介,另一方面就是配合当地工商质检部门打假。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有一种感觉,好像想找人打架却找不到对手。现在侵害我们权益的主要是陕西冬枣。可又找不到人打官司。”郭庆宏叹息道,“你告当地政府?当地政府肯定不承认是他们所为。告当地枣农?千千万万的枣农,你总不可能挨家挨户的去打官司吧。”

对冬枣“计划生育”

假冒伪劣的冲击,只是沾化冬枣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不是唯一。

自去年“双节”过后,当地人忽然发现,前来沾化收购冬枣的客商较以往大为减少,冬枣开秤价格较低,枣农惜售,大量采摘储存青枣,采摘后期一些枣园出现了缩果现象。这是一个危险的预警。

迅速展开的调研分析为这一现象提供了答案:有国际金融危机下消费下滑的影响,有国内水果市场整体状况的因素,有外地假冒沾化冬枣的冲击,但更有沾化冬枣产业自身的原因——生产环节问题突出,市场营销有待开拓,产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生产环节存在“受利益驱动,在较大范围枣农中形成了栽植求密、果实求大、上市求早、产量求高的思想误区。”该县决策者认为,这一预警其实是沾化冬枣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

于是,自去年秋季开始,沾化县开始了冬枣二次创业。“就是对冬枣实行‘计划生育’,限制冬枣产量,提高冬枣质量。”郭庆宏介绍说,“别人采青卖青,靠数量、靠打时间差、靠价格战来毁我们的招牌,我们就要提高自身质量,和他们在水果品质上拉开差距。”

为此,沾化县砍伐了一大批种植密度过大的枣树,“原本结三个枣的,我们剔除其中两个质量较差的,保留质量*好的一个。质量不过关的,我们宁可扔掉也绝不让它流入市场。”郭庆宏说,“这是一场大仗。限制沾化冬枣产量,提高质量,这是我们从众多假冒伪劣中突围的唯一也是*可靠的途径。更是我们加大沾化冬枣品牌打造的*根本途径。”

“限量提质以后,枣农的收入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因为我们会真正掌握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道长且阻,但信心我们还是有的。”郭庆宏说,沾化已经做好了再创业的准备。

标签: 水果 山东 枣子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