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威海名吃绝品 桥头羊杂汤

2015-01-19来源 : 互联网

桥头镇是位于威海市荣成、文登、经区交界地带的一个大镇。这里人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各种小吃更是令人称绝,其中羊杂汤可是桥**吃中的绝品。

所谓羊杂汤,是指羊汤里边杂七杂八****,羊头、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肠以及羊血等,故称羊杂汤。桥头多丘陵,饲草茂密,本地山羊吃的是绿山草,喝的是山泉水,故而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桥头羊杂汤的老汤是用羊头骨、架子骨经过长时间的熬制,直到熬出骨水(当地人的说法,即骨髓),看上去白白的、浓浓的,才是真正的羊肉老汤。桥头羊杂汤烩锅时投放羊肉、羊杂碎和调料的顺序以及各种调料的比例都有讲究,不能乱来。一旦某个环节出错,汤的味道马上就变了,就失去了桥头羊杂汤的特色。

我**次喝桥头羊杂汤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领着我在集上喝的。改革开放后,桥头只有逢集市才有羊杂汤。集上的羊杂汤铺都非常的简陋,一个布棚、几张桌子和几只小凳子,然后支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锅在炉灶上算是门面了。炉膛内*光熊熊,锅内放满了羊肉、羊杂和羊骨头,奶白色的汤在“咕嘟咕嘟”地翻滚着,随着热气、烟气升腾、弥漫,羊肉的香气肆意飘洒,勾引得那些乡民还不到中午,就暂时放弃了购买欲,*先去满足这按捺不住的食欲了。我跟在父亲的身后,要等到他买完生产生活用品后才能去喝羊杂汤。

天晌了,父亲领我来到了羊杂汤铺,棚子里面矮桌矮凳,围满了喝羊杂汤的乡民。摊主从盆里东抓西拣挑些羊杂碎,放在热气腾腾的锅里,下馄饨似地用漏勺不停地搅动着热锅里羊杂碎,随后捞起那些杂碎,配上清清原汤,撒点葱末儿,放点辣椒,一股香辣味就这么简单冲鼻了。那汤乳白,似奶稠,飘着葱末儿,浮着油花儿,散发着清香和热气,让人看一眼便口中生津了。

赶了一上午的大集,父亲兜里的*已不多,但他仍要来两大碗羊杂汤和一斤油条。父亲说,羊杂汤五毛*一大碗,喝汤还是不限量的,只要加汤时你碗里还有肉,你就可放开肚量喝,喝汤不限量,俗语叫“见肉加汤”。记得汤鲜而不膻,香而不腻,酸中带辣,我一会儿就吃完碗里的羊杂碎,然后学着父亲把油条掐成小块放在碗里泡着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汁就着油条,那真是人间*美的佳肴了。

后来我到桥头镇上高中。那年学校组织我们几个运动员,到县城参加冬季越野赛。临行前的那天早上,天气非常寒冷,学校在食堂里用羊杂汤为我们饯行,那位一向严厉有加的体育老师,不停地向我们碗里加汤,我们体会到他对我们的惦记与牵挂!幸运的是,我们这几位运动员个个精神饱满,以较好的成绩取得全县前几名的好成绩。我想,这也得益于我们临行前那顿丰盛的羊杂汤吧?

2008年我与一名同事从崖头到威海,中午归来的路上,他建议改道去桥头喝羊杂汤,他说他圈子里的朋友经常驱车到桥头喝羊杂汤。我很兴奋,桥头羊杂汤,20年前我难得的**美味,如今名声已走出了桥头,城里的人都来品尝。到了桥头大街,两边的商铺林立,里面夹杂着很多全羊馆。我们来到其中一家,**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入空调雅间,点了菜,我们与**闲谈了起来,**说桥头羊杂汤除了集上有临时摊点,现在镇大街两边冒出很多全羊馆,城里的人都来品尝。桥头羊杂汤起源于清末,100多年来久盛不衰,主要是选料全部来自当地山羊。羊杂汤端上来了,我一边向同事详述着当年桥头集上喝羊杂汤的往事,一边品味着羊杂汤,还是熟悉的味道,口味一点也没改变,桥头羊杂汤还是那么地道纯正。

在餐饮业日益发达的今天,桥头镇的厨师们已经走出山门,到周边的城市开起全羊馆,城市里也挂起了桥头羊杂汤的招牌。闲暇时,我总喜欢去喝上一碗,慢慢咀嚼,细细品味,虽然总是感觉味道不如以前,但我却沉浸在这别人很难理解的特殊饮食爱好中而自得其乐,因为我能在这细细的品嚼中更好地回*往事,感悟人生!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