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聊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到70亿元,居全省**位。
数字见证着聊城跨越发展的脚步,经过多年的积累,聊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基础,在国内外市场打响了聊城新能源汽车的招牌。中通新能源客车不仅突破了**上主流技术路线,达到了**先进水平,还建立了**引导的新型产、学、研开发体系;时风电动汽车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产业初具雏形……70亿元,聊城新能源汽车发展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这份成绩单的产生,是聊城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层台阶*好的证明。日前,记者走进我市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探寻聊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个足印。
战略导向 为发展赢先机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进入新世纪以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世界汽车产业进入了全面的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为应对**能源与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聊城积极响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四部委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应用工作的要求,加大力度开展新能源汽车的**与应用。
2010年,我市成立了聊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小组,以及时解决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不断**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了《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的意见》,设立了战略支柱产业发展基金,**扶持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了《聊城市新能源汽车****应用扶持办法》,对新能源汽车研发、**运营的车辆购置和配套设施建设给予扶持,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在购置、使用、维护等环节中给予政策优惠。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从战略上保证了我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
中通客车作为客车行业第二梯队的领军企业,一直在思考如何寻求*佳的机遇改变行业格局,实现新的跨越。中通客车董事长李树鹏告诉记者,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再加上私家车日益进入千家万户,传统汽车企业要实现转型发展,*大的突破口就是要发展具有“节能、环保、低碳”等特点的新能源汽车。“十五”末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萌动之时,中通客车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新兴产业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并成功将企业的新能源研发和产业化列入了“十一五”863计划。
2004年,中通客车开始立项运作新能源客车项目;2005年,中通客车联合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成功研究开发了高技术含量的串联式、并联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2006年5月,中通客车**辆串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正式下线;2007年,中通客车投入了5600万元设立新能源研发中心,组建新能源客车研发团队; 2008年,中通客车研发的纯电动客车,作为“奥运一号”服务奥运会开、闭幕式及残奥会;2009年,中通混合动力客车以近百辆的超豪华规模盛装服务全运会;2010年中通新能源客车实现山东省"6+1"都市圈战略布点,并成功走向新加坡等**市场……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时至今日,新能源客车已成为中通的战略发展**,而中通也在蜕变中实现着自己的华丽转身。“永远比对手领先一步”,当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产品研发层面之时,新能源客车已成为中通客车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有战略性布局,要看准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动力,紧抓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是今后中通客车长期坚持的一个发展方向。”李树朋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如果说当初立项新能源只是基于“今后的客车行业必须节能、必须环保”的一个前瞻性思考的话,那么今天的中通客车对新能源客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将新能源客车发展定位在战略的高度,引领行业发展,通过几代产品强有力的科技攻关,中通客车走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沿。
锐意进取,在创新中超越
创新是民族之魂,新能源客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升级换代,而是一场技术革命。
伴随各项新能源汽车发展利好政策的相继**,有人将2014年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元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程度不言而喻,这其中不乏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两大市场角逐点,各客车生产企业也是铆足了劲,奋力向新能源客车市场上游进发。作为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引领者,中通客车在多年新能源客车研发积淀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完善产品型谱,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并于近期推出了LCK6108EVG、LCK6850EVG、LCK6660EVG、LCK6122PHEV、LCK6105PHENV多款纯电动客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新品,成为中通客车占领新能源客车市场制高点的筹码之一。
“以市场为导向,在技术研发上适度超前,联合著名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做到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李树朋这样解释中通客车的技术研发理念。
新能源客车项目立项之初,中通客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先后多次邀请全国新能源领域顶级专家做顾问进行论证,系统了解分析中通新能源客车项目,制定了“以发展混合动力客车为主、探索纯电动客车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跟踪燃料电池客车发展趋势”的技术路线。
自2005年1月开始,中通客车联合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成功研究开发了高技术含量的串联式、并联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2006年5月,由中通客车生产的**辆串联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正式下线,标志着中通客车在新能源客车产业化之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2006年,中通客车抓住了为奥运会研制服务用车的良机,在取得 “奥运用纯电动客车”863计划项目的同时,为中通新能源客车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产品平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通5辆高水平奥运用纯电动车耀世登场,担当奥运会开闭式、残奥会开闭式等重大活动的现场指挥用车。以“零抛锚”、“零故障”的优异表现,得到奥组委官员的一致好评。
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理念,更是奠定了中通新能源客车的领先地位。早在2008年,中通客车就前瞻性的进行了Plug-in新能源客车产品的研发,并被国家立项为863重大专项--“可充电混合动力客车整车开发”,历时两年多的潜心研究,目前中通公司已经熟练掌握了Plug-in系列新能源客车的整车控制、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再一次走到了新能源客车的前沿,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中通客车没有将研发的眼观局限于当前,而是面向未来的市场,面向未来的客户。2008年,中通客车率先推出了国内首款10米国产混合动力客车--LCK6101HEV,用以满足二、三线城市的**运营。时间证明,中通新能源客车的发展方向极具前瞻性,随着“十城千辆”规模的不断扩张,更多的二线城市融入新能源补贴行列,10米混合动力公交车受到热捧。
2010年,在对863项目技术成果不断吸收提升的基础上,中通客车为新加坡量身定做的高端混合动力公交样车成功交付,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同时中通客车突破了新能源客车公交化的束缚,创新开发了一款纯电动公务用车--LCK6850GEV。作为行业内首款8.5米纯电动客车,该车的成功研发不仅是中通公司在“十一五”科研成果基础上的又一次创新,同时也将有力带动电池、电机及新型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发展,为纯电动客车的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必将在客车行业内掀起一场纯电动客车市场细分化的研发浪潮。
随着国家"863"计划项目的逐步实施,中通客车的技术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产品不断呈现阶梯化蜕变升级。借鉴**先进的电动汽车研发路线,中通客车现已成功开发了混合动力、Plug-in、纯电动等多个平台的新能源系列产品。在新能源产品研发的道路上,中通客车坚持每年推出五到七款新能源客车产品,并形成了系列化、阶梯化,商业化,产品的不断升级,为聊城新能源客车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抢抓机遇,全力提速产业化
2009年初,财政部、科技部联合推行“十城千辆”计划; 2010年4月21日,山东省加快**新能源客车工作座谈会召开……借力政策东风,聊城新能源客车实现了全面开花,巨大的市场潜力又为聊城新能源客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预计到2015年,我国客车保有量将达到70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及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其销量也会大增,到2015年,预计新增客车中的50%为节能与新能源客车。
在山东省“一圈一带”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把聊城建设成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承接发展机遇,聊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聊城市是全国新能源汽车*****早的城市之一,具备良好的组织保障与政策基础。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及产业化方面得到了多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聊城市发改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职能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聊城市新能源汽车在研发、产业化、生产准入、**应用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协助企业*早通过《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查》及申报《全国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在硬件设施上,聊城市还具有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中通客车已被山东省确定为带动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企业,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已具规模。聊城市新能源项目的**应用,有力带动了山东省和本市3-5家电机企业、3—5家电池企业形成配套体系。推动了聊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2011年4月,中通客车3万辆新能源及节能型客车基地奠基仪式隆重举行,项目总占地面积60.4公顷,总投资11.38亿元。时至今日,这一项目也成为聊城新能源与节能型客车迈入产能规模化、产品市场化阶段的标志之一。2013年中通客车承担的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商用车技术开发项目》完成了阶段任务,6000台套新能源客车机电耦合项目也即将完工。在中通客车的发展规划中,打造绿色产业成为战略**:争取到2015年实现产销客车2万辆,其中新能源客车销量达到7000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2%。
绿色驱动,厚积薄发。伴随着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日渐明朗,聊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