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把校车村村通作为2014年为民办的实事之一,按照“**主导,企业运营,部门监管,规范管理”的模式,开通运营线路270条,运送学生16000人,覆盖全市所有农村镇(街道),基本实现“校车村村通”,学生上下学做到家、车、校安全无缝对接。
陈子腾是吐丝口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从**次坐上校车至今,她每次都是准点上车准点下车,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她告诉记者:以前,自己爸爸妈妈来送她的时候经常迟到,现在好了,从没迟到过。口镇共有19辆校车,分布在5所学校,其中口镇中学有884名学生乘坐校车。每**午放学,学生在值班老师带领下排队等候上车,学生上车后,值班老师要和校车护导员签订一份交接单,在双方清点人数签字以后发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每一个乘车学生都有一张乘车卡,学生上车、下车**后系统就会给学生家长的手机发送一条短信,告知家长学生已经上车、下车,在告知家长放心的同时,提醒家长按时接学生。从而做到学校、校车、家庭无缝对接。
同时,为了**校车运行的**安全,所有通校车的学校都制定了严格的恶劣天气校车应急预案,预案根据天气情况分为两级,如果出现大雪封山,校车就会停运,学生就重新住校,直到道路达到安全运行条件。
为解决农村孩子方便就学和上下学交通安全问题,莱芜市还专门成立了莱芜市农村中小学“校车村村通工程”**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教育、公安、交通、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按照“**主导,企业运营,部门监管,规范管理”的模式,采取分步开通的办法,线路成熟一条开通一条,扎实推进校车工程的实施。
据莱芜市教育局安全科科长李尊刚介绍:截至目前,莱芜市已有172辆取得校车标牌的“大鼻子”校车投入运营,覆盖全市农村中小学,乘车学生达16000多人,基本实现“校车村村通”.
在校车运行过程中,莱芜市坚持**主导和企业公益性质,成立专业校车管理服务公司,按照企业化管理运营模式,由莱芜市长途汽车公司、莱芜市公共汽车公司两家企业购买符合****技术条件的“大鼻子”校车,专门用于接送学生,不参与其他运营。两家校车运营公司严格选拔校车司机和护导员,并加强校车管理,**校车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