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后的节气为什么不是大满?

2018-03-31来源 : 互联网

四时节气是我国古人伟大的****。而当今人试图更多地了解节气时,*先会发现在节气的命名上,似乎有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如“四立”、“二分二至”等,而且还分“大小”,如小暑后跟着大暑,小寒后跟着大寒等。

但这时候有心人就会发现了,在这样的规律当中,有一个节气倒是看着很寂寞,那就是小满节气——跟在小满之后的节气,叫做“芒种”。是啊,为什么在众多节气里,就没有一个与小满相应的“大满”呢?小满后的节气为什么不是大满?

我国古人总结出二十四节气,代表四季的,有“立春”、“立秋”、“立夏”、“立冬”,四季轮回,一目了然。不同季节节气之间也会有回应现象,如“春分”与“秋分”互应,“夏至”对应“冬至”。

具体到以“小”与“大”命名的节气,相邻对应关系更直接——有“小”必有“大”,即《易经·泰卦》中所说的“小往大来”。如“小暑”之后有“大暑”,“小寒”之后有“大寒”,但是在“小满”之后,却不是“大满”,而是“芒种”。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与“芒种”不只字面上对应不起来,就是字义也是所有节气中表达*不直接的。二十四个节气多以气候和环境之特征来命名,只有“小满”与“芒种”比较特殊,*不好理解。

古人也已意识到这一点。宋·马永卿《懒真子》记载了时人的疑惑:“二十四气其名皆可解,*小满、芒种说者不一。”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类》“小满芒种”条更直接地以时人口气提出了疑问:“二十四气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何以有小满而无大满也?”

从事实上的对应关系来看,“芒种”就是想像中的“大满”,与“小满”形成节气上的对应关系。那么,为什么取“芒种”,而弃“大满”?古人有不同的解释。

古《历书》称:“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对于“芒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给出的解释是:“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如此解释从字义上很好理解,就是到小满时节,麦子便快要成熟了,但又没有**成熟;芒种到来时,有锋芒的谷物要栽种。但深究下去却是问题。从小满到芒种,麦子已成,稻子已插,其他农作物也已进入了快速生长期,并没有“稼种”现象。

对此,古人也一直希望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明·顾元庆《檐暴偶谈》认为,小满和芒种两个节气时,“皆指麦言”,意思是都针对麦子的成熟和收获情况来说的。

《檐暴偶谈》的说法,其实是宋人的观点。《懒真子》一书里即称:“皆谓麦也。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而未熟也;芒种,五月节,‘种’读如‘种类’之‘种’,谓种之有芒者,麦也,至是当熟矣。”

“芒种”一词,先秦时已出现。在反映周代政经制度的《周礼·地官》“稻人”条下,有这么一个说法:“作田……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这里的“芒种”指“麦稻”,意思是只要能长草的水田,便都可以种植麦稻。

《周礼》这么一说,其实把事情又弄复杂了。对这种现象,马永卿在《懒真子》一书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芒种”节气之所以不命名为与“小满”相对应的“大满”,意在提醒农人,要注意农业生产,即所谓:“古人名节之意,所以告农候之早晚深矣。”

因为,“麦至是而始可收,稻过是而不可种矣。”往深了说就是,万一因为天气炎热,懒散起来而误了农时;或是因为麦子收到手了,便满足了起来,对秋收作物疏于管理,这会坏大事的。所以,古代贤哲通过节气名来提醒大家,要顺应时序,努力劳作,一分付出有一份收成,十分付出是十分喜悦。

标签: 小满节气 大满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