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的习俗有哪些?

2018-04-27来源 : 互联网

*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节日.虽然有多个民族过*把节,可在我们的印象里,彝族同胞的*把节要隆重得多。 这就跟傣族的泼水节一样,虽然过泼水节的不仅仅是一个傣族。那么,*把节的习俗有哪些?

一、敬天祭祖

人们一般认为,祖灵能保佑后代子孙繁荣昌盛,永传不替;后代子孙要想得到祖灵护佑与赐福,就必须对祖灵奉行祭祀。彝族是祖灵崇拜*厚重的民族,就像彝谚云:“人作斋则荣,人祭祖则盛”。彝族认为,祭祀祖先神灵,可以得到祖灵神秘力量的庇佑。彝族祖灵崇拜,在其节日等民间祭祀仪式中得到集中体现。

“*易唤起亲情的民族节日,便成了祭祀者与被祭祀者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的时机。用有规律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节日仪式祭祀祖先,在郑重其事的社群心理沉淀了厚重的历史责任。祖灵的祭祀,实际上是人类社群对营生压力的一种适应,由此而转化为祖先崇拜,并在节日之中集中体现出来。”

二、占田祈丰

彝族*把节所要达到的*要目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节日的*终诉求,也是欢度节日的民族心理愿望。*把节是彝族十月历岁*之节,颇象汉族春节,有辞旧迎新的意味。在*把节盛行的武定、禄劝彝族地区,彝家说:“过*把节是要引谷穗出来看*把”, “不玩*把庄稼就会被*烧焦,耍耍*把将地下的*种引出来”,“耍*把是为扑灭秧苗的病虫害”等。

三、烧虫逐疫

中国以农为本,蝗虫一向是敌害,并受害*深。《诗经》:“去其螟腾,及其孟贼,无害人田雅,田祖有神,秉界炎*。”据徐光启《农政全书》统计,早在春秋至战国400多年间,受蝗害就有110次之多。早在殷商时代就已有“烧祭”蝗虫的记载,殷人腹地是蝗灾的高发地带,蝗灾不断而烧祭频频。

甲骨文中就有烧祭蝗虫的记载。正是举着*把祭田祖,烧螟蝗的含义,所以《中华风俗志》说:建水县,“街燃松炬,酸饮村落,以炬插田,设醛致祷,即诗‘田祖有神,秉界炎*’之意。”李京《云南志略》鬂人风俗:“腊月二十四日祀祖,如中州上冢之礼。

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秆缚*炬照天,小儿各持松明*相烧为戏,谓之驱禳。”许印芳《五塘杂俎》:“*把节之日既夕,在所人户,同时燃树,入室遍照幽隐,口中喃喃作逐疫送穷语。而农人持*照田以祈年,樵牧渔猎各照所适,求利益大光明中。”

四、叫魂赎魂

川滇黔桂各地彝族普遍认为,人有三个灵魂,灵魂永不死。人死是三个灵魂离开身体的表现及结果。他们认为身体只不过是灵魂存在的一个载体,没有灵魂的存在,体内的血、气就不会产生,身体因此也就不复存在。彝文经典《说文·论人道》说:“始祖希母遮,昭穆二先人,他是自然造,身体赋灵魂,血与气攸分”。

凉山彝族传说:“古时世上只有‘按遮’、‘瓦沙’这两户人,由于灵魂不离身体,他们的子孙越来越多,以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天神恩体古兹为了拯救人类,用铁棍从天上打下来,每户有一人的灵魂被打掉,即每家有一人被打死,死者的灵魂——鬼能够使活人的灵魂永远离开身体,人间因此才出现了死人的现象。”

在彝族祖先崇拜者看来,人生时,灵魂附于身体之内,人死后则独立存在,或栖附于他物,或往来于阴阳世界,或游离于死者的村寨或住所附近。他们称这种游离存在的灵魂为“鬼”。所以,彝族是一个特别强调灵魂观念的民族,为了不使灵魂离开自己的身体,彝族便产生和传承了各种各样的叫魂习俗。*把节的另一个重要民俗特质,即各种叫魂、赎魂仪式。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