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崂山太清宫,远离喧哗的都市,感受这山海之间的仙灵宝地之气,领悟崂山道教文化。
崂山太清宫是道教发源地之一,更是风靡先秦两汉方仙道活动中心之一,历朝历代均有高道大德之士在此居住修行,更为崂山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素有“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之称,并为道教全真**第二丛林。 太清宫坐山拥海,拥有“北国江南”世外桃源的景色,**无二,还有它的古树奇花,世之罕见。道教崂山太清宫在先秦时期就被称为海上仙山,后被历史上称为道教圣地、道教基地、道教发祥地等等。这些称号说明崂山在道教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崂山太清宫自古以来就为道家所向往,据记载,自先秦以来到崂山游访传道、主持宫观、**闻名的道长就有张廉夫、李哲玄、刘若拙、邱处机、刘处玄、张三丰、徐复阳、李志明、齐本宁、刘志坚、耿义兰、孙玄清等12人,其中,除张廉夫、刘志坚、耿义兰以外,其余9人均受过皇帝的敕封,可谓声名显赫。
崂山太清宫是建立在我国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上,规模*大、历史*悠久的海滨道观,也是山东省规模*大的道教建筑群。开山始祖张廉夫自公元前140年,初创太清宫,到现在已近有2153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葺 ,至今其保留着道教建筑的典型风格:没有金碧辉煌雄浑的特点,而是变得纤巧秀丽、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并突显道教清静无为、不争、内敛的特性。
现在我们看到的崂山太清宫经历了岁月的变迁,加上近年来的重新修缮,还是基本保持了明代万历年间的建筑风格和规模,整个建筑群布局分别以3个大殿即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为主体,其中有道舍150多间,青石灰瓦的建筑风格,古朴无华,体现了道教“清静无为”、“修身养性”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