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春夏秋冬 情有独钟是火锅

2014-12-18来源 : 互联网

威海人爱吃*锅是有名的。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瑟瑟寒冬,你会发现,威海各色*锅店里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鱼头锅、海鲜锅、牛肉锅,众多口味的*锅中,总有你喜欢的一款。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锅,欢声笑语间温情荡漾。可以说,尝的是美味,吃的是心情。

*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说,*锅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古时的“铜鼎”,就是*锅的前身。 唐朝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食*锅的情景。相传,乾隆皇帝就爱吃*锅,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一次*锅盛宴。

描写*锅最为传神的是南宋时代,在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里所说的涮兔肉片。在当时,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师,止止师住在武夷山九曲中之第六曲仙掌峰,当林洪快到山峰时,下起大雪,一只野兔飞奔于山岩中,因刚下雪岩石很滑,滚下石来,被林洪抓到,林洪想烤来吃,而问止止师会不会烧兔肉,止止师回答他说,我在山中吃兔子是这样的,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炉,炉上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夹着片在汤中涮熟,蘸着调味料吃。利用这样涮熟之吃法,林洪吃了觉得甚为鲜美,且能在大雪纷飞之寒冬中,与三五好友围聚一堂谈笑风生,随性取食,非常愉快,因而为这样一种吃法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取当时“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的美丽光景。随后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各种肉类或蔬食,皆可如此涮食。

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锅。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他饥肠辘辘,定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涮羊肉”。

当代一些文化名流对*锅也情有*钟,名人胡适对故乡徽州*锅钟爱有加,在家宴请客人吃饭时,大多由其夫人精心烹制徽州*锅以招待客人。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在一篇题为《胡适先生二三事》的回忆短文中,就描写了徽州*锅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胡适对徽州*锅的偏爱之情。

易中天品*锅,首先着眼于“文化”。他表示,*锅热,表示“亲热”;*锅圆,表示“团圆”;*锅用汤水处理原料,表示“以柔克刚”;*锅不拒荤腥,不嫌寒素,用料不分南北,调味不拒东西,山珍、海味、河鲜、时菜、豆腐、粉条,来者不拒,一律均可入锅,表示“兼济天下”;*锅荤素杂糅,五味俱全,主料配料,味相渗透,又体现一种“中和之美”。

*锅最为直观地体现“在同一口锅里吃饭”这样一层深刻的意义,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共食”。更何况,这种“共食”又绝不带任何强制性,每个人都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爱的主料烫而食之,正可谓“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所以,北至东北,南到广州,西入川滇,东达江浙,几乎无人不爱吃*锅。

*锅不仅是美食,而且蕴含着饮食文化的内涵,因此,才会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